English

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

1998-11-0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 于克凌 我有话说

“知青八年之于我,没有青春无悔,没有血色黄昏,没有浪漫激情,没有怨天尤人;有的只是如今的我,有的只是理性的反思。”接受采访时,年仅48岁的“老三届”成员之一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袁卫如是说。

196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,1968年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,袁卫就这样成为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战士。在紧临珍宝岛的沼泽地里,年轻的袁卫们冬天修公路、伐木,夏天开荒、种田。在1969年珍宝岛战役打响之后,他们血脉贲张,拿起了武器,准备精忠报国。“在这八年中,我干过农活,也作过团里的摄影师,还盖过房,当上了排长。生活不可谓不苦。然而苦中也有乐。这主要就看你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处的环境。我的经验,就是始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,开动脑筋,不让自己消失在磨难之中,不让自己的思维停滞不前。”袁卫在建房时,把自己回北京探亲时看到的建筑式样都搬到了北大荒。虽然材料不如北京,但这已足以让他指挥建的房子令人刮目相看。利用中学物理课学的知识,他还发明了节柴灶。这些并没有使他这个小知识分子受到任何不公的待遇,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尊重。这使他认识到,即使在“打倒知识”的年代,知识也还存在着巨大的价值,“书生”也还有用。就这样,袁卫开始了他的“读书之旅”。

“虽然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看《资本论》《列宁选集》,但这已足够让我这个初中生满足了,”袁卫说。阶级斗争的围城里,革命的大熔炉里,袁卫孜孜不倦。这为他1977年重新参加高考夯实了基础。时至今日,他说:“没有书读的日子是最令人苦恼的”。八年的知青生活,八年的艰难困苦,对所有的人都是相同的。对所有的人,这都是一种磨炼。回想那些在身体上、精神上遭受过或多或少、或大或小的摧残的战友,袁卫不禁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哀。

1977年考上天津财经大学;198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,攻读硕士研究生;毕业后留校任教,并攻读博士研究生;评上了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出版了学术专著;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华顿工商学院作访问学者;又先后担任了人民大学统计学系主任、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等行政职务。这10年,可以说是袁卫比较顺利的人生阶段。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书生本色,潜心研究中国的保险精算业,并做出了具有开创性的贡献。同时,他还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的研究,以适应新岗位的要求。

“我们的学校要严格遵守《高等教育法》规定,依法自主办学;我们的教师要按照大纲的要求,坚持独立的学术品格,提出有新意的学术创见;我们的学生要进行开放性学习,培养自己的学术特色。从而真正使我们的大学具有面向21世纪的竞争实力。”这是袁卫教授的书生之见,也是一个书生对众多后来书生的殷切期望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